2024年9月,在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与美团公益基金会继续深化合作的推动下,依托协作者各地童缘服务网络,新建4个袋鼠宝贝之家,分别落地广东省珠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青岛市及北京市朝阳区,持续为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营造社区儿童友好空间。
截至2024年11月30日,协作者运营的5个“袋鼠宝贝之家”共计开放454天,4402小时,为包括骑手子女在内的流动儿童开展包括文娱课堂、社会融合、社区活动、营养健康物资发放等主题活动353次,服务骑手子女400人,累计服务15016人次。通过本项目的持续实施,不仅回应了包括骑手子女在内的流动儿童及其家庭的多元化需要,同时培育出骑手子女及其家长志愿者,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本期文章,与你分享南京协作者在“袋鼠宝贝之家·南京栖霞燕子矶站”启动后,针对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营养健康、身心健康等方面开展的服务情况。
健康赋能服务:爱的营养包,为家庭助力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svg viewbox="0 0 1 1" 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width:0;vertical-align:top;"></svg>
南京协作者持续为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发放营养物资包,每日营养包含牛奶、鸡蛋、水果、坚果和面包等物资。在营养物资包发放的家庭中,大部分家长从事滴滴司机、货车司机、驿站分拣员、外卖员、家政工、环卫工等工作,而这些工作都是耗时耗力的,因此这些家庭子女的照顾和健康就容易被忽视。
南京协作者对营养包发放家庭开展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让参与儿童记录其每日在营养饮食、行为习惯、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运动等不同的维度的内容,并通过赋能的手法,培育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健康习惯。同时社会工作者以周为单位,与困境流动儿童和家长通过面对面交流或电话联络的方式,为家庭提供健康辅导、心理支持与情感陪伴服务。
每月,在“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社会工作者组织所有领取营养包的家庭开展健康月度总结会,对“健康日志、周志”月度打卡情况进行总结,围绕“营养、卫生、运动、情绪”四个方面,回顾梳理儿童及家庭在身心健康层面的状态和变化。
卉卉,7岁,来自江苏连云港,爸爸是骑手,妈妈是家政工,为了生活,两个人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卉卉的哥哥小波11岁,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会自己下面条,承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
“谢谢你们,有了营养包很好,有牛奶、鸡蛋,还有面包,孩子可以在家吃完早饭上学了。以前我们家里两个小孩有的时候时间来不及,就没吃早饭就去学校了,有的时候来得及我就给他们煮点面条,简单吃一点,就立马送他们去学校了,送完他们,我自己再去跑单。”卉卉的爸爸分享道。
儿童小新和小阔,是一对龙凤胎姐弟,10岁,来自安徽宿州。小新的爸爸是大货车司机,经常需要出车,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但收入不稳定。近期,爸爸因为意外摔伤肋骨还未痊愈,不能出车。小新还有一个3岁的妹妹末儿,所以小新妈妈则全职在家照顾三个孩子。小新和小阔日常活动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在家里和妹妹一起玩耍,有的时候是过家家,有的是捉迷藏。
今年9月底,经过邻居介绍,南京协作者与小新一家结识。小新不仅积极参加“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的日常活动,还加入了“营养健康计划”救助服务中来,积极打卡健康日志,报名参加健康小记者儿童志愿者的系列活动,学习营养健康知识,成为健康大使。在小新的带领和影响之下,小阔也慢慢地开始做家务,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养成了良好的健康习惯。
“像我们家两个孩子以前会挑食,现在这一段时间就不怎么挑食了。我感觉我们家两个孩子现在蛮好的,还会主动洗衣服,刷鞋子,有了很大的变化。”小新、小阔妈妈在总结活动中分享道。
儿童和家长们也积极报名成为健康大使,通过志愿服务,带领家庭成员一起行动,改善居家环境与卫生的同时,向周边社区和邻居传播健康知识,共同践行健康生活理念。
健康小记者系列活动:
学习健康知识,争做健康倡导小达人
为提升新业态就业群体子女对营养健康的认识,提升自身健康管理的意识,在2024年10月至12月,南京协作者持续在“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空间开展健康赋能与教育之小记者课堂,组织流动儿童一起学习营养健康知识、摄影技巧、访谈方法等,成立健康小记者队伍,走进社区调研社区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拍摄、记录调研的情况,促进儿童群体自身对营养健康议题的关注与发声,最终产出儿童参与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的营养健康"主题调研报告。
通过健康小记者系列活动,提升儿童对“营养健康”的认识,提升自身健康管理的意识,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并进一步带动、影响身边的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成为健康小达人;同时倡导社会公众关注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发展,通过公益行动参与支持。
“参加小记者活动,我学习到做饭要减油、减盐、减糖,荤素搭配,我在爸爸妈妈做饭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们,这样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健康。我还学习到了摄影知识,我们一起到社区里拍照,自己买菜,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饭。”儿童小宣分享道。
小宣来自山东,8岁,爸爸在工厂上班,妈妈在照顾小宣和姐姐小锦的同时,兼职骑手送外卖。平时,小宣妈妈对于家庭的营养健康,饮食搭配问题并不是很重视,随着小宣持续参加健康小记者系列活动,小宣的妈妈不仅和小宣学习到了健康知识,还积极主动地在社群中分享自己的健康动态。
健康亲子运动会:
速度与激情外,享受家庭的温暖
11月2日,南京协作者在幕府山庄社区广场举行了“健康起跑线,亲子乐翻天”亲子趣味运动会,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与相互合作,促进新业态就业群体家庭与社区邻里的互助与交流。
运动会设置了“过小河”接力赛、“运球”大比拼、“巨人脚步”等趣味体验,融入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知识竞答,让家长、儿童体验游戏与感受爱的同时,增加对营养健康知识的了解,倡导健康生活,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刚才在送球的时候,跑得可快了,但到终点的时候,差点撞到我妈妈了,我还是要小心点的。”儿童小原说着自己在参加运球大比拼时的感受。儿童小原,12岁,来自安徽,爸爸是骑手,每天早出晚归,努力多跑单,妈妈为了可以照顾到两个孩子,上大夜班做分拣员,每天晚上十一点多出门,早上七点回来。爸爸妈妈这么努力的工作就是为了可以给小原和妹妹小籽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样的亲子运动会,让小原一家人在共同完成任务,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亲子之间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后续,南京协作者幕府童缘将依托北京协作者与美团公益基金会共建的“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服务资源与网络,积极链接各方力量,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家庭及其子女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也期待更多爱心资源汇集“袋鼠宝贝之家·协作者童缘”,共同建设社区儿童友好空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延申阅读:
2022年,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北京协作者)与美团公益基金会合作,依托北京协作者四季青童缘,建设了全国首个聚焦骑手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的社区儿童友好空间——“袋鼠宝贝之家·北京海淀四季青站”,平均每年为超过20000人次包括骑手子女在内的社区儿童及其家庭开放超过300天,惠及超过15个骑手聚集社区,为骑手子女开展课后辅导、儿童营养健康、学习发展、家庭亲职教育、社区参与等回应儿童及其家庭需求的主题活动,探索出的骑手子女服务模式,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的关注,对于全国骑手子女关爱及骑手子女教育需求回应具有示范性意义。
2024年9月,协作者与美团公益基金会再次携手,依托协作者童缘各地服务网络,新建4个袋鼠宝贝之家,分别落地广东省珠海市、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青岛市及北京市朝阳区。
其中,袋鼠宝贝之家·南京栖霞燕子矶站落地于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幕府山庄社区,依托南京协作者幕府童缘平台,为新业态群体子女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成长空间;并开展以健康安全、儿童友好、教育陪伴为主题的社会工作小组,亲子教育、亲子陪伴、社区公益嘉年华、社区小记者等社区活动,以及外出参观交流与社会倡导活动,提升服务群体自我认知表达、同伴互助、亲子亲密关系、社区参与、社会表达等发展性能力;服务过程中培育新业态群体及其子女对公益、志愿服务参与意识及能力,促进其自我服务及互助服务;搭建多方参与公益服务的平台,协助新业态群体家庭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感谢每一位“协作者之友”,协作者期待更多人加入“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成为协作者的支持者和建设者,成为助人自助的典范。
主 编: 李 真
执行主编: 李代娣
作 者:陈静楠
排 版:李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