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新闻

协同计划 | 姜昕宜:这是一条“助人自助”的成长之路

2023-08-13 created by:北京协作者


编者按:

由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统筹实施的“协同: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助力计划”在山东省试点落地青岛胶州市胶东街道社会工作站,由青岛胶州民政部门支持,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督导,青岛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青岛协作者)承接运营,以点带面助力胶州市镇街社工站建设提质增效、规范化发展,不断培养优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动青岛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全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青岛经验”。

胶州社工站建设运营以来,发挥社会工作机构自下而上的专业力量优势,通过引入协作者承接运营市级社会工作支持中心,统筹规划全市社工站建设工作,培育和管理驻站本土社会工作者,以解决社工站建设专业程度弱的问题,保障人才培育和服务的专业性。本篇文章,是在社工站建设运营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本土社会工作者姜昕宜的故事。

行而不缀 未来可期

图片

姜昕宜/阜安街道社工站驻站社会工作者


01  探索

记得李涛老师(协同计划山东项目点总督导、协作者创始人)第一次来胶州进行线下督导时,问了在场的社会工作者一个问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半年多以来的工作,那么你的这个关键词是什么?我想了一下,我的关键词应该就是“摸索”吧。在来到社工站之前,“社会工作者”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而到了半年后的今天,我仍在逐步摸索探求,只不过目标已经由“社会工作者是什么”转变为“如何成为一名更加专业、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记得我刚来阜安街道社工站时,只是怀有满腔热情与十足干劲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但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的储备,还是停留在个人热情层面去帮助服务对象。在去往某个网格村进行入户走访时,我告别了最后一户服务对象,走在回程的路上,突然发现远处是刚刚拜访的前一户阿姨,她带着患有智力残疾的儿子,在小区门口摆水果摊。我走上前去,红艳艳的苹果后面,我看到阿姨正坐在马扎上吃午饭——一个咸鸭蛋、一杯水。一股酸涩的感情顿时涌上心头,那时的我有些无措,只是买了一袋苹果便匆匆离去,但那种无力的感觉久久萦绕心头。虽然有这种“无力感”,但是我始终相信事在人为,我也会为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而不断努力。带着这种“信念感”,我开始了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的探索。

02  解惑

在阜安街道社工站工作的过程中,胶州市民政局以及相关科室的领导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是我们强大的后盾,为社工站与爱心社会组织的合作搭建桥梁,协作者定期为我们这批新来的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培训和督导,不但支撑着我们在专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且为我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困惑进行解答。时间流逝,我也从一名社会工作者“小白”慢慢开始转变。

在李涛老师的一次线下督导中,我问出了困扰已久的问题:在对接某社会组织入户探望困境老人时,考虑到初次带领他们探访,怕给老人带来心理压力,叮嘱社会组织第一次最好不要带太多人,而且已经把老人的大体情况向社会组织做了交代,希望他们交流的时候不要触及老人的伤心事,但当天去的时候,现实情况跟预期的完全不一样,该社会组织来了十个人左右,全部围着老人听她讲自己的苦难经历,老人一边流泪一边讲述。在这之前,我们从社区工作人员的口中了解到老人平常非常积极乐观,从不向他人诉苦,也不愿意麻烦别人。看到老人抹泪讲着自己的遭遇,我心中也很难受,觉得某种程度上就像在消费老人的痛苦,不知如何调节这种心理。

图片

李涛老师基于我的问题进行了反馈,他表示:

第一是回到目标上。我们的目标是针对这样的特殊家庭,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给这个家庭带来支援和服务。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负责任,并做一些基本的判断:“服务对象中哪些是确确实实需要这些服务的”“需要什么样的志愿者”“希望他们什么时候来”,社会工作者要先去跟服务对象沟通,和服务对象讲清楚风险是什么,了解清楚服务对象的需要是什么,反感的是什么,然后以此分析哪些资源是可以解决这些需求的。

第二是去对接社会组织。先联系社会组织有没有意愿开展该服务,如果做的话会如何去做,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服务对象信息的保密,双方达成共识后,可以先约社会组织去服务对象家做初步对接,从最基本的服务做起,比如上门帮忙收拾家务。其次和社会组织约定好服务安排,明确好人员要求和时间,并再次强调信息保密问题以及服务过程中可以做的事项有哪些?禁止的事项有哪些?作为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负责,应该监测整个对接过程,观察社会组织的服务是否到位,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社会组织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看到一个专业、标准的社工站,这个过程也是社工站和社会组织互相学习的过程。

图片

通过李涛老师的督导,我豁然开朗。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正确认识自身与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其他“四社”之间的关系,在找寻社会组织合作时,应确保服务对象知晓情况,并保证社会组织严格落实保密原则,最大程度保护服务对象。

03  成长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运用专业的视角看待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前不久,胶州市民政局组织各镇街社工站与部分社会组织一同参加了“五社论坛”。会后,我主动与多个社会组织保持沟通联系,并分别为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链接到资源。其中就有一户服务对象小月(化名),小月与父亲两人都是阜安街道的低保服务对象,其父亲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大部分时间也无法顾及到小月,在一次回访中,我了解到小月一家正为下学期的书费为难。基于此,我开始考虑有没有合适的资源能够帮助到小月。在资源对接的过程中,我牢记李涛老师给予我的意见,先跟服务对象小月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小月讲清楚其中的风险,了解小月最需要的以及反感的是什么,然后根据小月的需求,与胶州市红海公益服务中心进行了对接,该组织的一名志愿者表示愿意资助小月的书费。过程中,我和社会组织明确了小月的需求,约定好各项服务原则,在双方达成一致后,便相约一同去到了小月家,解决了她当下的书费问题。与此同时,我也与她约定好随时线上线下进行联系,激励她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孩子的书费解决,我也看到了小月奶奶稍稍舒缓的眉头,这在我心中已胜过千言万语。

个人的力量总是微薄的,但是如果两个人、三个人甚至一群人将微薄的力量汇聚起来,为困境人群提供帮助,那这力量一定不容小觑。链接资源,编织社会网,使汇聚的点点微光重新照亮服务对象心中的希望,我想,这也是我作为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意义。

图片

04  感谢

在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之前,我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也会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庆幸工作中遇见一群温暖的伙伴,可以在我出现紧张、焦虑或者无助等消极情绪时,适时地鼓励开导我。感谢我的站长刘姝主任(阜安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对我的包容和耐心,愿意引领、教导我如何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以前我总喜欢说自己是“社恐”,但现在,我愿意慢慢打开自己,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好。还要感谢我的服务对象,她们脸上洋溢的微笑,可以一扫我心中阴霾。

图片



图片

感谢每一位“协作者之友”,协作者期待更多人加入“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成为协作者的支持者和建设者,成为助人自助的典范。

图片

码上加入协作者之友

让改变持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