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新闻

协作者之友 | 刘毅:因为认可,所以坚持

2023-11-28 created by:北京协作者

图片

刘毅/协作者之友


图片

不理解与好奇


我是通过朋友认识协作者的。2003年春天的时候,当时出现了‘非典’疫情,那时候也是北京协作者刚成立,当时听好友说协作者在北京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救助。也了解到协作者在项目资金滞后的情况下,他们(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自己掏钱购买消毒液、体温计、口罩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就特别的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做?随着慢慢地了解、接触,协作者社会工作者认真、执着的劲儿,以及办实事的能力吸引到了我,让我更想深入了解协作者”。


“除了协作者,我关注最多的就是朋友圈发的一些捐款信息,每次看到这些信息我都有捐款,当然不多,有时候10块,有时候20,有时候100……但是仅限于我的朋友圈,为什么朋友圈发我是认可的呢?因为就是信任,你们所做的事情我信任,包括朋友圈我也信任,也确实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捐款以后,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这件事情必须是让我信任的我才会推荐给朋友。”在谈到对协作者初识和对公益的认知时,刘毅坦诚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从2003年初识协作者,到2016年青岛协作者成立,再到2023年,刘毅的身影经常出现在青岛协作者的各项活动中——协作者童缘日常课业辅导、安装书架、99公益日众筹等,也是因为亲眼看到困境儿童家庭的处境,以及对对协作者的认可,他也义无反顾加入了“协作者之友”。( ❤ 点击加入“协作者之友”,让改变持续发生)


图片

触动与改变


在青岛协作者成立刚成立的时候,我参与了青岛协作者一个项目叫‘一平米学习角’,我当时去的时候就是以为去走走过场,我去了以后确实被这个家庭的状况和居住环境打动了,这个家庭有两个孩子,爸爸没有了(去世了),妈妈嫌弃家里穷就离家出走了,两个孩子的爷爷奶奶养着他们,爷爷是修鞋的。可光靠修鞋养不了他们,就去捡破烂,他们住在一个没盖好的楼里面,里面没有水电,环境特别差,家里也脏乱差,没办法,捡破烂就这样,他们应该是偷偷在里面住的,让人家发现也会撵他们走。在我的印象中孩子生活的附近是比较富裕的地方,但怎么能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幸好被你们发现了,给他们送去太阳能灯还有桌子,孩子就这么学习。看到这个状况,我觉得流动人口确实是值得关注,也应该帮助的。”在谈到最难忘的事情的时候,刘毅情绪特别的激动,作为青岛当地人,在没有接触青岛协作者之前,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特殊人群的存在,在叹息的同时也庆幸青岛协作者找到了这样的群体。这次走访之后,刘毅又参与到其他志愿服务中,他说这些流动儿童大多住在棚户区内,常常三四口人拥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甚至有的孩子、大人需要挤在一张床上,突然感觉到了协作者的重要性,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为一个志愿者的重要性,他说会继续和协作者走下去,也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的困境家庭。(期待您点击链接,支持”协作者流动书桌助学计划“,助力更多困境儿童圆助学梦)


图片


图片

认可与信任


在我的心中,协作者是值得信赖的组织。现在做公益这一块的人都比较苦。他们这群人说实在的,工资也不是非常高,却竭尽全力找到一些资源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而且协作者都是实地考察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或者是打工朋友们,让每一分钱都能帮助到最需要的人。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是很信任,协作者会用实际行动去找到这样的资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首先是捐赠者信任协作者,然后通过协作者去帮助流动困境人群。协作者确实是办实事的,协作者的工作人员我觉得他们都是一群非常可爱的人,而且他们的心是非常纯洁的。他们对精神的需求要大于物质需求。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无论是从做事效率上,从态度上,从持续上,他们都非常较真,像我了解协作者以后,确确实实能感觉到他们的专业,服务对象通过被他们帮助了以后,也受到感染,也会去选择去帮助其他人。协作者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帮助服务对象,再让他去帮助其他人”,在谈到协作者的人和在做的事情的时候,刘毅一直在重复协作者是在踏踏实实办实事,真正地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而这个帮助不是单纯地去给予物质的帮助,而是为外来务工者赋能,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也正是这种认可,促使他丝毫没有犹豫地加入协作者月捐项目,成为协作者之友。( ❤ 点击加入“协作者之友”,让改变持续发生)



图片

困境与挑战


还有一件让我感触比较深的事,就是2020年疫情的时候,我去中韩那发过救援物资,也为农民工普及防疫知识,当时还是疫情最厉害的时候,看到农民工家里没有任何防疫的东西。我们开着车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一家一户的送,给他们发口罩的时候,也可能是因为疫情,有些人好像不敢要,感觉这免费发放防疫物资个事儿不是真的,他们不是非常相信。而且一些守村口的人也不让我们靠近,我们就说是免费发物资的也不行,发放物资这件事情就有很多的阻力,让我感觉做公益其实很不容易。”


现在我们出去做好事也好,做公益也好,首先要得到别人的信任。你白给人家东西,人家都会想你是不是个骗子,是不是需要我做什么,你能给我的家庭带来什么影响……包括在刚才说的一平米书桌,还有其他的一些活动中,我们捐赠给服务对象东西的时候,他在开始会非常警惕,会持怀疑态度。协作者的社会工作者已经‘习以为常’,因为这是建立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关系难免会遇到的情况,但协作者会用专业手法去靠近这部分人群,让他们了解公益、信任社会工作者。”


图片


对于协作者之友月捐,首先我们最早了解协作者的人对这个事是深信不疑的。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先出手,去做这个事情,这与有钱没钱没有关任何关系。因为在公益里有时会有一些负面的事情发生,导致一些公众比较排斥这个事。实际我们捐款的人并不都是有钱的人,一个问题就是真正的公益很多时候宣传不够;第二个问题是社会大众的公益参与意识不够,比如我身边的朋友对捐款的认知就是他开始是信任我,他们是真的想通过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很难得,更多的是看到我在做公益、劝募,他们出于对朋友的支持去捐钱,并不是说我看到协作者困境儿童自助图书馆成立了,正在建了多少个,有多少个儿童受益了……他不会关注这个,捐完这个钱,这个事就已经结束了,单靠信任做公益其实是不持续的。”在谈到公益机构面临的困难时,刘毅从服务对象层面、社会层面及人们捐赠意识层面坦诚的地和我们讲到。( ❤ 点击加入“协作者之友”,让改变持续发生)


图片


做公益很难,它面临着各种的挑战和艰辛,但是我们很庆幸身边有很多像刘毅一样的捐赠人,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是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参与到公益中,这个过程可能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受助的服务对象,还有我们捐赠人和社会工作者,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历程。


“不管是协作者,还是其他公益机构,未来可能还要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所以我希望协作者可以更加系统地整合各方资源,尽最大能力去帮助那些流动、困境人群,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能,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怀抱尊严和梦想,自由地行走在大地。”在访谈的最后,刘毅谈到了对协作者的期望。正如刘毅所说,协作者也一直坚信“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也期待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公益,支持公益,和我们一起让改变持续发生。


图片

感谢每一位“协作者之友”,协作者期待更多人加入“协作者之友”月捐计划,成为协作者的支持者和建设者,成为助人自助的典范。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