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让我成长
张晓莉/协作者志愿者/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
与协作者结缘源于我本科的专业实习,那时候我大三,仍记得在实习机构的介绍会上,老师跟我们说:“协作者是最辛苦的一个实习机构,但也是能让你收获最大的机构。”抱着对专业的热情,我决定去南京协作者磨练一番。事实上正如老师所说,在南京实习的那段日子是我上学以来最辛苦的日子,但也是那段日子让我对专业、对自己都有了更多的认识。我感恩于那段岁月,也缅怀那一摞我曾写过的种种文案和反思。
读研究生,我来到了北京上学,正想联系一下北京协作者的时候,金艳老师便在某一天问我有没有兴趣参与北京协作者的服务。我欣喜于自己在协作者实习的时候表现还不算太差,不然金艳老师可能都不记得我了,当然我也感恩于协作者曾经带给我的收获,至此我和北京协作者的故事开始了。
第一次参与北京协作者的志愿服务是2017年的年会,在那里我看到了协作者的变化。她不是在某个社区里的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我为协作者的做大做强感到欣喜。年会上我还看到了王思斌老师,看到了矫杨老师,我很激动。
后来,我跟着金艳老师参加了东城区民政局关于困境儿童项目的会议,自此我和这群困境儿童的联结便也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走访,整理走访资料,一个又一个的个案辅导,一场又一场的活动,我还在北京协作者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困境儿童抗逆力提升小组,也算是协作者的长期志愿者了呢!
当然我这一路走来,依然是满满当当的收获,只不过这一次我不再是一个大三的孩子,眼睛里只有“服务”二字。这一年和北京协作者的相处,让我看到了“社会组织”,虽然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去树立这样的全局观。社会组织的愿景、创立、组织架构、运营模式、发展与阻碍、资源等等一系列词汇在我脑海里浮现;然后再聚焦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工作,比如项目部、倡导部、服务部等等。当然我所接触的最多的还是服务啦,就服务而言在服务过程中,每一次服务都会对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有很多拷问和思量,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成长和进步。
有一天,有一个家长拉着我向我说了一个秘密,有一个孩子把我当成自己的榜样。这时候,我再次感到自己所做的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在志愿服务中,我能感受到孩子身上满满的正能量;我所无力的是在某些特殊环境之下人性所暴露的弱点,而我感恩的是一路上协作者的工作人员都在支持我,给我指导和建议。
社工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保持初心,永远善良。而协作者对于我而言,永远是照亮我心里一角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