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工作一路走来
“老师,什么是社会工作啊?”“社会工作嘛,社会上的工作都是啊,挺好的!”于是,来自河北农村的小姑娘懵懂地选择了她的大学专业——社会工作,从对社会工作一无所知到投身社会工作服务8年多时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她一直坚持着。
一无所知的懵懂选择
2005年夏,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地高考准备后,尘埃落定,我的高考成绩不够理想,没能达到原本预期的一本分数线。“重读?还是就读二本学校?”我当时纠结了很久,难以抉择。在听了家人和亲友的各种建议之后,我选择了不重读,可是选择什么大学专业好呢?又犯了难,毕竟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朴实农民,在这方面不能给我太多建设性的建议。而我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亲人都对我很有期待,希望我未来能够找个好工作。
于是,我找到了高中的语文老师,请他帮忙给些建议。语文老师其实很希望我能够重读,不过见我已经决定便没再说什么,而是细心的帮我查找专业介绍。考虑我是一个女孩子,又是文科出身,专业选择肯定要是今后找工作好找些的,老师觉得“社会工作”比较宽泛,应该毕业后好找工作,并且选择这个专业,我的分数更容易被录取。“录取不了你就回来重读吧!”老师其实还是希望我重读考取更好的学校。不过后来进入大学才知道同班级40个同学也就1-2个人是自己选择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其他都是调剂过来的,所以作为自己将社会工作作为第一志愿的我接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2005年9月,在父亲的陪同下,我第一次走出家乡农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家千里之外,前往南京开始大学生活。
当时的我根本一点都不了解社会工作是什么?未来做什么?就这样懵懵懂懂地选择了这个专业。
从实践中认同社会工作
在大学里,通过课堂学习,我知道了“社会工作是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工作。”但是课堂上所学习的都是理论和概念,经历前两年的学习后,我还是对于专业不甚了解,只是多知道了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这些概念和理解都停留在书本上,对于我来说只是毫无生命的文字堆积而已。对于我所学习的“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有什么作用?在社会上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发挥什么价值?我的心里充满疑惑。
大三下半年开始,老师安排我们进行专业实习,我开始参与一些课本外的实际工作。我们开始主要去的实习机构是福利院、救助站、残障人士服务机构,在那里“社会工作”专业还没能得到真正的运用,大多数的工作只是简单的为弱势群体提供照看或是物质帮助而已。在实习中,我尝试运用专业方法开展了一些服务活动,让我体会到一点专业服务的作用,但是由于实习单位的限制以及实习时间的短暂,没能深入和持续。但是实习之外真正接触到社会上的弱势人群,能够为他们提供一点帮助所带来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还是第一次让我体会到了社会工作专业存在的价值以及可以大有作为的空间。
大四,专业课老师为我们联系了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供我们选择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习。一天上课,老师说有一个叫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南京协作者)的组织,成立时间不长但是很专业,问我们有谁愿意去那里实习,并且这次也只能接收两个同学。因为原来实习的单位在社会工作专业性方面没有很好的体现,使得自己在专业实务能力方面没有太大的提升,听说南京协作者是个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我便赶紧报了名。
在南京协作者实习,从活动海报的制作到活动开展的协助再到活动计划的设计和开展,每一天都是忙碌和充实的,在那里,我第一次亲身看到一个社会工作专业机构,还有一群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开展服务。
记得我在南京协作者第一次带儿童的小组活动,自己提前准备了很久,也得到了工作人员的建议,但是还是十分紧张。活动主持过程中,没过一会儿几个小男孩就有些注意力不集中开始相互逗逗闹闹,我说话也不太管用,正在我有些失落不知道如何办才好的时候,小组中一个年级稍大的小朋友主动提醒其他人安静,小组秩序一下子好了很多。虽然我去实习跟这些小朋友还不太熟悉,不过在我觉得慌乱的时候有小朋友主动出来帮忙,我很意外也很感动。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估会上,我有些沮丧,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有主持好活动。南京协作者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不应该以‘失败’和‘成功’去评价一次活动,因为每次活动,无论主持得好或坏都有它的价值,更多应该关注活动目标的实现情况。”这让我认识到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看参与者是不是认真投入、活动场面是否热烈,而是更加关注服务对象是否有所受益,衡量服务活动的价值和成效是需要多方面考虑的。
如果说大学课堂的学习让我初步认识了社会工作专业,那么进入南京协作者实习便是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社会工作,同时亲眼看到了社会工作专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作以及发挥的价值,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魅力。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苦与乐
2008年结束南京协作者的实习之后,也到了临近毕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在这时得知南京协作者也在招聘,于是很自然的投了简历。临近春节,南京协作者的工作人员告知我到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协作者,现为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去实习,因为南京协作者是在北京协作者的支持下成立的,一般会将新人送到北京协作者进行锻炼和培养。
2009年1月15日,寒假,临近春节,从南京到北京,没有买到坐票于是站了十几个小时,拎着大箱子,我自己摸索着坐公交,穿梭过北京的老胡同,来到了北京协作者。
北京协作者主要服务对象是流动人口,大部分流动人口居住在城乡结合部,那里基本还是村子,租房生活成本比较低,当然社区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及设施也基本没有或者不对流动人口开放。为了能够协助流动人口获得所需的健康、法律等知识以及子女教育帮助等,北京协作者协调社会资源每周定期前往流动人口社区开展公益流动探访服务。每个周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会带着各种活动物资前往五环外的社区开展公益活动,遵循“儿童——家庭——社区”的渐进式服务模式,围绕流动人口实际困难和需求提供协助。加入北京协作者后,我首先便从社区流动儿童的成长小组活动开始做起。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起个大早赶到那里为孩子们开展活动。我还记得每次孩子们总是早早的到村口等着我们过去,一见到我们便会一呼啦地跑过来帮忙拎东西,的确那个村子没有什么可以给这些孩子家长娱乐的地方,我们带去图书,为孩子们开展兴趣小组、学习小组等等,真切的感受到他们参与的热情和渴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娜娜的小姑娘,她是家里的老大,父母种菜,她家距离我们开展活动的地方要骑自行车40分钟。但是她每一次都坚持参加活动,无论刮风下雨,她总是帮爸爸妈妈忙完地里的活就骑车赶来参加活动,每一次她都会从我们的小图书角借书回去看,下次活动还回来。几年之后她回老家读书了,有一次来北京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我,说挺想我的,感谢协作者曾经给她的帮助云云。那一刻心里特别的温暖,也觉得牺牲了每个周末时间是值得的。
2009年底,我一直服务的流动人口社区因为城市规划被拆除了,社区里的打工者有些回了老家,有些搬去通州、昌平等距离城市中心更加偏远的地方,还有的搬到了附近暂时还没有拆迁的村子。我们跟随他们进入了新的村子开展服务。新的村子除了几户原本非常熟悉我们的打工者之外,其他人都对我们不了解,所以不太信任我们。有一次我们计划组织孩子们外出参观,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城市资源,原本报名的几个儿童在活动当天没有来,听其他孩子反馈说他们父母觉得我们是“骗子”,把孩子骗走了怎么办?不让孩子来了。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这样的质疑在服务开展中不是第一次听到,总是会有人问“你们做这些又不要钱,你们图什么呢?”化解怀疑和不解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我和同事们继续认真地开展服务活动,同时注意通过孩子建立与家长的联系,多多开展一些社区内的开放性宣传活动,此外经过几次活动已经对我们产生信任的家长也会向他们周围的人进行介绍,每次活动后我还会跟随孩子进入家庭,向家长介绍北京协作者的服务还有孩子的变化。慢慢地,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逐渐取得了社区里更多打工者的信任。
一次次的活动中,我看到孩子们从一开始协助打扫活动场地、签到、召集伙伴到成为小小图书管理员,管理社区图书角为社区里的伙伴提供图书借阅服务;社区家长贡献出自家的屋子作为我们的活动场地,并协助宣传介绍我们的服务,支持孩子积极参加活动等,他们从简单的受助者转变为服务的提供者,服务自我服务他人。
我在一线开展服务大概5年左右的时间,从写计划、准备物资、通知联络、实施开展、评估总结,那些年琐琐碎碎的事情也很多,每一天似乎也都有许多事情做也做不完,周末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睡个懒觉、洗洗衣服,大部分也都在加班,但是现在想来,虽然那时候工资不高、也很辛苦,却似乎从来没有想太多,就一直投入地工作着。
我想可能就是因为来自服务对象的点滴成长与改变,以及那些小小的幸福和温暖一直支持我,让我能够在初出校门后的那几年里,不问回报只管投入,让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才能够在艰苦的北漂生活里继续坚持。
对管理工作的排斥与纠结
随着在北京协作者工作中的成长,我的工作成绩也得到了机构的认可,逐步安排我担任社会工作服务部门管理者的角色,中心主任刚开始找我谈话的时候,我还记得自己内心就十分忐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新人,刚加入机构不久,就做管理者感觉有点心虚。并且我自己对管理者这个角色也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吧,那时候就觉得做个管理者,似乎就跟其他同事区分开了,可能在他们眼中会觉得我是“领导”而疏远,偶尔听到年纪比我大的同事说“你是领导,听你的”时候,我感到特别别扭。虽然我在专业服务方面勤勤恳恳,但是却没有一点管理的意识和概念,但是考虑到机构对我的信任还是硬着头皮上了。作为一个新人,刚开始做管理者的角色,的确非常挠头,特别是有一个资历非常老的同事,从机构成立前就认识中心主任,她作为我的部门同事,其实挺热心也挺有能力的,不过在一些事情的考虑方面还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也有点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
我记得有一次给她安排工作,因为跟她个人事务冲突,她还没等我说完安排就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试图再说,她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让我哑口无言,我自己躲起来偷偷哭了半天。后来,机构负责人了解后给我督导建议,我也开始慢慢去理解那位同事,尝试换位思考,并且发现她的优势,尽量扬长避短地安排工作,也充分在工作中尊重她的意见,多向她请教。在后来工作的磨合中,我们彼此增进了了解和信任,一直合作工作了这么多年,成了很好的伙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不仅仅是针对服务对象,其实有时候我们总是忽视了对身边人和自己的运用,对身边的同事我们也需要积极去倾听,去了解他们的需求、优劣势,坦诚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感觉不到价值的迷惑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几年的服务实践积累基础之上,我开始负责项目管理和实施、项目监测评估等工作,这些工作不再是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而是针对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提供培训、督导、咨询、评估等专业支持服务,并且我也越来越多参与到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当中。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政府部门开始逐步提供资金资助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社会工作专业也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也逐步蓬勃发展起来。北京协作者基于多年发展经验,开始转型为其他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支持,北京协作者在民政部门正式登记注册后也获得了更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机会。我知道这是一个提升,为这些人和组织提供支持,他们就可以更好地为更多的服务对象提供公益服务。自己凭借着积累的实务经验,也秉承着一个“共同成长”的心态进行专业支持工作。看到很多刚成立的社会组织,他们对于如何发展组织?如何争取项目?感到困惑,在一次次的培训中,特别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获取支持的渴望,一如当初我所服务的那些流动儿童的孩子一样。经过我们的培育,每每听到哪个机构获得了政府购买项目支持,或者跟所在街道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深深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可以有更多机会和力量为有需要的人们去服务了。但是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却开始感到迷惑和沮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加大给我们带来了资源,但是伴随着的繁复的评估审计,苛刻的资金预算要求,作为资源方高高在上的强势态度等等,却也给社会组织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比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中对于人员工资劳务比例要求非常严格,只允许社会组织设置很低比例的人员费用,但是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服务却绝大多数依靠的是人力;再比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从申报到批复再到真正签订合同拨付项目资金,往往流程特别长,导致最后项目实际实施时间减半,项目活动推进仓促;还有每到项目结项评审的时候,需要打印复印成堆的资料……
这些都给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造成了障碍。我们在开展支持性工作的时候,更多也是无能为力。除此之外,在支持性监测评估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社会组织仅仅为了争取政府资金,但是真正的项目实施质量却非常差,实际活动跟项目申报内容不一致,社工服务就只是组织起来一些人答个题发个奖品就完事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置身其中时间越长,看到的越多也开始让我怀疑,我们的支持工作有意义吗?能改变什么呢?伴随工作内容变化,我的工作时间也越来越多是在写各种的报告、汇报、方案、总结等等文案,这让我感受不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觉得不快乐,只是本着对工作负责任的心态继续努力工作着。
机构督导和负责人也跟我分享了很多,包括同行间的交流,我记得听到过一位做罕见病救助的同仁说:“我也特别不喜欢写项目书,申请汇报,还要写好多材料参加评审评估,不过后来我想了想,如果我不这样做的话,那么就没有资源去救助那些孩子,虽然我不喜欢做这些,但是为了服务对象我也慢慢接受我的工作。”我也慢慢理解和认识到这些。通过这几年不断的呼吁和表达,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开始考虑许多现实的问题,虽然这些年来,国家对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越来越重视,也出台了好多相关政策文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高的薪酬、一个人做好几个工作内容经常面对加班的状态、职业发展路径的限制等等都让我对未来感到迷茫,自己在北京从毕业工作到现在,已经八年多时间,但是每一次因为搬家到处找房子的奔波,听到周围人小孩上学的限制以及北京疏解人口的举措等等,心头总是莫名涌现出一种漂泊无所依的伤感。其实,作为一个没有北京户口的社会工作者,我们也跟农民工一样,是个流动人口,没有什么保障。
昔日的同学、朋友大多从事了福利待遇好或是清闲舒适的工作,身边亲戚家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虽然没有读过太多书,不过也挣得不少,大多已经结婚生子。朋友和家人看到我总是忙碌,便经常说:“看你天天那么忙,挣得又不多,换个轻松点的工作,不是挺好。”这么些年,我读书工作都在外边,父母总是担心我在外面钱不够花,我给他们钱从来都不要。由于工作的关系,虽然离家不到三个小时的车程,但是我很少回家。每次回去,父亲总是开玩笑说“真后悔让你上大学,我得少喝多少酒啊!”他是看到我的表姐表弟还有同学大都结婚生孩子了,觉得如果我不上大学早点结婚的话就有女婿给他买酒喝了。话虽这么说,父母却从没有对我有过什么要求,总是告诉我他们什么都不缺,让我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想到他们辛辛苦苦靠着种地打工把我供养出来,自己时常为此而愧疚不已。
从上大学开始,就听老师说“社会工作的春天不远了”,的确这些年,无论是在知晓度还是薪酬、职业发展方面,都还是有了发展和变化的,但是对于社会组织当中的社会工作者,实质的保障还是跟不上,当我们在奉献出了青春年华之后,而立之年要结婚生子的时候,可能不得不考虑户口、房子、孩子上学的问题,可现实却很残酷。回到老家结婚生子,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养家糊口的生活,还是继续留在大城市拼搏?这让我也再次陷入纠结,却也感到无力。
结语
从事社会工作服务8年多时间,社会工作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更加坚韧。曾经内向少话的我,也可以站在前台面对几百人讲话和培训,陆续几年里也接待了部里市里全国各地各级的领导,与各种社会组织、学者等方方面面的人员打过交道;小到一次几个人的儿童小组活动,再到几十人的社区联谊,还有几百人参与的研讨会,我都主持实施过,可以说我跟随着服务对象,跟随着机构的发展不断地在成长。多年的坚持也离不开开协作者团队的支持,专业的社工督导,专业的实践机会,专业的能力建设活动,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转变为一个可以独立承担的社会工作者。
当初懵懂的选择让我与社会工作相遇,8年多的社会工作服务经历对我的生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我要感谢当初为我选择这个专业的老师,感谢在大学中给我坚持这个专业信心的老师,感谢协作者这个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感谢团队中每一个战友,也要感谢每一个在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服务对象。最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感谢他们能够含辛茹苦地供我上学,让我有机会可以走出农村老家,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与社会工作一路走来,充满挑战充满艰辛,同时也充满收获充满意义。不管未来如何,走在路上的每一天,我都依然还是会努力地前行……
作者简介:
刘倩,女,中级社会工作师,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1985年11月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2008年在南京协作者进行专业实习,2009年在北京协作者进行毕业实习之后正式工作至今,曾被评选为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北京协作者优秀社会工作者”称号。
作为一名从社会工作实习生培养起来的社会工作者,刘倩曾连续4年扎根社区一线,为流动儿童以及家长开展个案、小组、社区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协助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为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贡献力量。在服务实践基础上,刘倩还负责每年30余名专业实习生的管理和督导工作;同时为企业志愿者、社区组织负责人、社区干部、社会组织骨干人员等1000余人开展志愿者管理、项目设计与管理、沟通技巧等专题培训与分享。2013年开始,刘倩参与北京市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第三方支持性监测评估工作,参与探索出 “计划监测、过程监测与成效监测相结合,各社会组织自我监测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监测相结合的支持性监测评估模式”。2015年7月,刘倩开始负责北京市民政局委托协作者承接的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为全市4000多家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平台。
在服务与专业支持的同时,刘倩还积极参与多项社会工作课题研究与倡导工作,组织实施首届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参与民政部委托的多个课题研究,并参与《流动人口实务社会工作》手册编写等工作。